高校学科建设管理的问题与思考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05-29   浏览次数:35

                      高校学科建设管理的问题与思考

                          肖艳芳等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6.4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根本和核心,它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效益和整体办学水平,而学科建设管理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科建设的发展,可以说一所高等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命运是和其学科建设发展程度与学科建设管理水平攸息相关的.但从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在高校中并不鲜见,在学科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探讨.
     1.缺乏全局性、战略性的学科建设管理机构
     任何一项重要工作,都应当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学科建设也不例外,因为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是学科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从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内部设立的学科建设管理部门不尽相同.有的高校设立专门的发展规划处管理学科建设;有的高校将学科建设直接划归研究生部管理,或将专门设立的学科建设管理部门挂靠研究生院;还有的高校成立了多头管理机构,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由某一职能部政策研究室或高教研究中心负责制定,“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由211办负责,省部级重点学科由科技处或社科处负责,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申报由研究生处负责,遇到重大事情由校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落实.高校学科建设管理部门设置上的多样性,说明高校在究竟应当设立什么样的机构管理学科建设的问题上还没有达成共识.
     高校学科建设的管理部门应根据学科建设管理的内容和任务来确定.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涵丰富,外延宽广,不仅包括学术队伍、教学和研究设备、资金投入、后勤服务设施等硬件,同时也包括学科发展方向、领导观念、组织管理体制、运行环境等软件.这样多样化的管理内容决定了高校必须建立专门的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统一管理和协调学科建设.同时,由于学科建设的许多问题是与科研、人事、研究生部(处)、财务、设备等部门密切相连的,虽然各职能部、处工作的主要职责归根结底都是在为学科建设提供保障,但如果职责范围划分不明,又缺乏有效协调,就容易形成各职能部门之间政策衔接性不一致,甚至在某些方面存在矛盾、相互抵触,使各学科无所适从,造成学科建设“政出多门”的现象,必将严重影响学科建设的效果.因此,管理学科建设的职能部门必须是一个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综合性管理、协调部门,它不仅仅是具体学科项目的管理机构,更重要的是以学科建设为对象的策划、谋略机构,工作层次要高,人员设置要好.这种学科建设机构能将人事、科研、研究生与学位点建设以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统筹到全校学科建设的中心工作上来,而具体的管理工作又可以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去完成,形成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且相互配合的学科建设管理体系,达到人、财、物资源的最佳使用,真正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教育部部长周济曾在《创新发展思路,制定“211工程”十五建设计划》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学校要抽调得力、精干的人员,成立专门的强有力的工作班子,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21  1工程’办公室.这是一个常设机构,不是一个申报项目的临时机构,它应该成为学校‘211工程’和学科建设的常设机构,成为统领学校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由此肯定了学科建设管理机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应成立由核心人物领导的核心机构,如由校长直接领导下的配备专职领导、专职管理人员的学科建设办公室来具体负责学科建设的各项管理和协调工作.高校还应当建立由校领导挂帅,有关职能部门参与,各学科带头人参加的校级学科建设委员会,负责学校学科建设重大问题的研究、咨询、决策等,各院系也应当建立相应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院系的学科建设.只有人人重视、关注、参与学科建设,并保证学科基层与学校最高行政决策机构之间畅通的信息交流,才能使学科建设真正具有实效而非一句空洞的口号.
     2.学科建设缺乏合理定位和与时俱进的战略管理
     学科建设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学科战略管理,即对学科构建及宏观定向的把握,对学科的全面性筹划、全方位决策和根本性指导.学科战略既包括学校学科发展的总体战略,又包括具体学科的个体发展战略.但无论是哪一层次,学科战略都必须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全面分析现有学科的结构、特色和水平、优势和弱势,科学地预测学科的发展趋势,进而准确地进行目标定位,并通过中长期规划明确每一发展阶段的具体建设目标和相应的制度安排、资源配置和措施保障.
     对于一所高校来说,应基于对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的分析,在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学科布局上合理定位.然而部分高校在实际情况中,一方面不能与时俱进,按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及学科的内在规律及时调整学科专业;另一方面不顾自己原有的基础,片面追求规模大、学科齐、层次高的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模式,在学科布局中盲目求新、求热,大力开设市场前景好的应用性专业,而忽视了市场效益不明显的基础性学科的发展.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高校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
     高等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应建立在合理的学科布局基础上,学科布局应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具体体现在学科的结构、水平和地位等定位方面.在学科建设中,应审时度势,重点发展学校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有自己特色的学科专业就是有了生命,一个学校具体的学科,只有形成本身鲜明的特色,才具有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创学校“品牌”就表现在这些特色学科专业上,这是学校发展壮大的基本条件.时代的特征是差异,知识经济的特征是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世界一流大学,没有一所可以做到在所有学科上都达到一流水平.一所大学之所以成为世界级的著名学府,无一例外都是因为在某个或某几个学科上处于世界领头的地位.高校的学科建设,必须集中力量优先发展自己的特色学科,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把若干重点学科建设成一流的学科,才能实现学科建设水平的跨越式发展,从而推进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
      学科建设管理机构必须在咨询、讨论、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学科建设规划.学科建设规划是学科建设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学科发展方向的要求,学术梯队的动态预测和有效组建,科学研究的开发思路以及科研成果的效益跟踪与反馈,人才培养计划,实验室建设,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学科评估的办法以及相关责任的落实,激励和利益机制等.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坚持不懈、稳步提升的过程,只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精心规划、合理定位、分层建设,并在实践中对学科进行动态的控制和协调,学科建设才能真正上水平.
      3.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尚未理顺
      学科建设是一种系统的行政管理活动,但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学术建设活动,其核心是学术队伍建设.学术队伍建设的基础是合理的学术梯队,而学术梯队建设的关键又在于形成责、权、利清晰的自主发展与合作机制,学校制定的管理措施和政策归根结底就是要使学科内部形成这样的有效机制.因此,学科建设管理工作具有它的独特性,既要遵循行政管理的规律性,最终取得标志性的建设成果,又要遵循学术管理的规律性,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管理干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积极投身到学科建设中来,这就必须精心遴选学科带头人,努力构建学术与行政二元权力分工明确、相互协调和制衡的机制.但从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却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学科带头人在学科的领导地位不仅局限于“学术”上,而是扩大到与学术有关的人、财、物的支配权等方面,有行政官员化的趋势,在学科建设管理工作中,以行政权力代替学术权力,以行政管理代替学术管理等行政专制的倾向或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于一身的权力借用和学术专制现象在高校中并不少见.一方面要强化学术权力,自上而下建立健全各级学术组织,并将学术问题的决策权回归给相关学术组织、回归给学科带头人,使其真正担负起学术的权力和责任,并建立起一种公开、民主的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框架及制度,使其规范运作;另一方面,要构建起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协调和制衡的机制:既要树立学术组织作为学术管理主体的权威,并对行政权利泛化起到制衡和约束作用,防止和纠正以行政权威压制学术权威、以行政权力代替学术权力、以行政管理代替学术管理等行政专制的倾向,又要维护行政组织的行政权威,并通过行政权力预防和制约难以容忍不同学术观点的学术霸气,特别是要制约部分集学术与行政权力于一身的学科带头人权力借用和学术专制现象.只有真正理顺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才能成为促进学科发展和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4.学科建设管理方法的规范性不够
     一流的学校必须有一流的管理,管理也是生产力.周济同志特别强调“积极管理、规范管理”这8个字,一方面要采取非常积极的态度去快速发展,另外一方面要非常认真地强调规范管理.目前高校在学科建设管理方法上,距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还有较大的距离.例如,从学科项目管理的整体情况看,重视立项管理而放松了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注重学科建设任务的按期完成而相对忽视了任务完成的质量;即使注意了学科当前发展的条件,却往往放松了涉及学科长远发展的策划和已有成果的拓展与延伸,缺乏对学科发展的前瞻性.大学的学科建设,从管理的科学性出发,本应请教授、专家、学者经常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但是,虽然各高校普遍设有各类学术职能机构,然而却很少发挥应有的作用.往往是上级主管部门红头文件一下,检查、评估、验收、立项等任务一来,学校行政部门就召集有关学术职能机构人员研究如何过关,而不是由学术职能机构先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相关研讨、论证l8j.等到上级的检查任务一结束,就仍由各学科自行发展,缺乏有针对性、有目的、有组织地规划和引导.每个高校应经常自觉开展学科评估活动,由上而下对学科的梯队结构、方向内涵、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管理措施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查,从中找出制约学科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分析其症结所在,及时调整学科建设工作的重点,明确目标,在控制、反馈、调整中不断进步、上台阶,推进学科的发展,并相应建立、健全学科发展的档案,使学科建设工作保持管理上的连续性和规范性.
     加快学科建设,实现高等学校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观念,落实学科建设管理机构,理顺管理机制,规范学科建设管理体系和方法,努力提高学科建设的管理水平,从根本上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吴太山,刘雪梅.关于学科建设管理中的若干问题[J].教书育人,2002(20):34—36.
  [2] 陈传鸿,陈甬军.切实加强学科建设,构筑高校核心竞争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3):8一l1.
  [3] 王艳玉,张社列,谷冠鹏.学科建设与优势积累[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7(1):78—79.
  [4] 纪宝成.科学制定学科规划,大力加强学科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3(2):5—7.
  [5] 孙洪志.高校学科建设管理工作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8):34—36.
  [6] 王楚鸿,陈兆平,安宁.高校科研力量分散化问题的思考[J].高教探索,2oo3(4):34—36.
  [7] 刘克利.高校必须成为高等教育创新的主体[N].光明日报,2003-07-03.
  [8] 王为一.论大学内部管理模式转型——从管理学术型到学术管理型[J].高教探索,2002(1):37—39.
   
   

 
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 - 必赢线路检测3003 版权所有
地址:济宁市太白湖新区荷花路133号 网址 www.jiashang123.com
Baidu
sogou